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精神不朽英魂永驻 纪念中国共产 党镇江首任市长王龙烈士牺牲 80 周年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5-06-12 阅读数:
精神不朽英魂永驻
纪念中国共产 党镇江首任市长王龙烈士牺牲 80 周年
包婷
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 H 战争胜利80 周年。在那场反抗 日本侵略、争取 民族解放、捍卫自由独立的伟大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前仆后继,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历史赞歌,王龙烈士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抗战胜利后我党任命的镇江首任市长,将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其感人事迹与高尚品质是极为重要的精神传承,激励着后来者不忘初心,砾硕前行。
一、家国情怀根植千心
王龙,乳名兆龙、谱名王隆恩,参加革命后化名 黄农,1908 年12 月28 S 出生于原扬中县定和乡翁家塘(现三茅街道普济村)。那是一个国家羸弱、动荡不安的时代,在那样的环境下, 天资聪慧的王龙自幼便心怀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人民的深厚同情,加上家庭的熏陶与教 育,培养出他疾恶如仇、正直刚强的品格1。934 年,国民党扬中县三区区长鄂振声假借名义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血气方刚的王龙出于义愤,向县长告了鄂振声一状。鄂振 声恼羞成怒,诬告王龙为“江洲火案”的首犯之一。王龙遭到县政府的通缉,被迫流落到靖江 县以教书为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龙回到了家乡。此时的扬中因国民党县政府官员闻风逃遁,致使土匪嚣张、尤恶不作,H 伪顽相互勾结、民不聊生。怒不可遏的王龙不顾个人安 危,邀约当地富有正义感的人士耿文模、杨文清等,打算去丹阳请求管文蔚部出兵扬中,为民除害。因事 机败露,王龙不幸被捕,险被杀害,后经多方营救才得以获释脱险。种种挫折和境遇没有令王 龙动摇退缩,反而坚定了他斗争到底的决心,他义尤反顾地踏上了追求真理、救亡图存的道路。
二、忠诚担当智勇双全
1939 年3 月,王龙投笔从戎,奔赴淉阳参加了新四军 ,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服从组织需要,党把他安排在哪里,他就战斗在哪里。一开始,他在军部担任交际副官、新兵站站长; 1940年,先后任扬中、武进、丹阳三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及专员公署秘书;1长941 年秋,调任京沪路北特委敌工委员会书记(主任)、苏中第五地委敌工部部长,直至抗战胜利。
长期战斗在日本侵华统治的中心地区,王龙以高超的斗争艺术、过人的智慧勇气与敌 周旋,为粉碎日伪军的“大扫荡”和“清乡”,尤其是巩固和发展丹北地区的抗日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益,广交朋友、分化敌人。例如,策反伪连长罗云高在 扬中率部起义,配合新四军一举攻克敌人5 个据点 ,王龙更是亲率独立团l 连阳击来援之敌, 此战极大地振奋了丹北地区军民的抗战信心。伪军小头目祝文郁的胞兄祝文山,被王龙对其弟的转化教育和宽宏气度所感化,进而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上了抗日民中政府乡长,于1946 年英勇牺牲。二是坚决镇压变节投降、助纣为虐的汉奸 败类,打击敌伪气焰、鼓舞民众士气。例如,巧施反间计,借日寇之手处死伪扬中县警察大队大队长季广根,派人击毙伪 扬中警察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崔振华,精心策划并利用宴饮时机击毙伪镇东特工组组长蒋 启文等。三是部署我党地下人员打入日伪内部 ,获取敌情资料、开展隐蔽斗争。有一,次伪8 团里的一个班长在大港镇地区胡作非为,祸害乡里,王龙授意打入该团任政训室代主任的田 丰,伺机在团长面前告发,使得该班长受到惩处而不再作恶。1944 年初,国民党顽固派特派员与伪镇江县保安大队长姚鹤皋勾结,密谋共同对付新四军。在镇江密商后,又市到姚桥的伪保安中队活动。王龙得到情报后,命令我方打入驻镇江H 军宪兵队特高室的许瑞林,借 巡查之机到姚桥逼伪中队长赶走顽方的特派员,并使该特派员落入新四军的手中,粉碎了敌顽合谋破坏抗战的企图。王龙还曾安排印根生、张恒山担任伪丹阳八区区长和伪自卫团团长,二人虽在位不到一年,但对当地的抗日工作提供了一定帮助。
三、勤勉自律亲民爱民
敌后斗争极为艰苦。前有日伪军进攻、后有国民党顽固派堵截,加上敌我力量悬殊,导致生存环境、作战条件和斗争形势都极其险恶。尤论是遭遇敌人的残酷迫害,还是面对慈母因贫病去世、幼女因坐监夭折、家人骨肉颠沛离散的惨痛现实,王龙把生死置之度外,凭着坚定 的信念和意志,经受住了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因为长期带病坚持,王龙积劳成疾,他被 严重的肺病和胃病折磨,有时大口大口地吐血,但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投入紧张的工作。
王龙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任劳任怨,还以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实际行动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有一次,王龙的胞兄王言把在战斗中缴获的金戒指交给他,王龙当场按规定打了收条,并立即交公。在玉言出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的第一天,作为县长的王龙就对兄长约法三章,告诫兄长,同在一地任职,绝不可因为亲情友情而丧失原则、立场,更不能用人情去做交易,一切都要以革命大局为重,不能辜负组织上的信任。
在领导对敌斗争的同时,王龙还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发动和组织群众整治农田、兴修 水利 改善耕作条件。在扬中,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实地勘察后 ,带领农民历时3 个月开挖了长乐乡至封头坝长达 9 华里的新 港道,增强了相关地区抗旱排滞的能力 ,为夺取农业 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抗H 民主政府在全县人民 心中的威信也迅速提高。当年普济乡农业获得丰收后,为表达对抗日民主政府的感激之情,当地群众特地向县政府赠送了一块”为民造福”的 横匾。
四、家风绵延薪火相传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宣布无 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8 月下旬,王龙被任命为镇江市市 长。正当他四处奔走,为镇江解放忘我工作时 ,1 945 年9 月7 日,王龙在丹徒江边与顽化伪军遭遇,面对敌人的刺刀 ,他全尤惧色,壮烈牺牲,年仅37 岁。
37岁的王龙宛如一颗闪脯的星辰,虽英年牺牲,却为亲朋后人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带来了深远而持久的 影响。王龙参加革命后,在他的引领感召下,他有 20 多名家人、亲友和乡邻先后投身到抗H 洪流中。其中,胞兄王言在抗战时期任区 长、扬中县副县长,后曾 任苏州文化局局长;堂弟王亚平曾任区长、区委书记,1 946 年因叛徒出 卖英勇就义 ;邻里范文杰、范勇兄弟则双双牺牲在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王龙的寿子张玉梅,在丈夫长年累月为革命事业奔波在外时,默默承担起照顾婆母、养育孩子以及耕种农田等家庭重担。王龙多次叮嘱妻子:一 旦自己牺牲,女孩不要出嫁,男孩不要经商,要继承他的遗志,继续革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玉梅被丈夫坚贞的信仰信念和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不仅全力支持王龙的工作,还曾为地下党组织做过秘密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王龙牺牲后,她强忍悲痛,按照丈夫生 前嘱咐,将当时17 岁的女儿王峰和15 岁的大儿子王侠荣送到部队。新中国成立后,张玉梅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最:抗美援朝时,鼓励乡亲们保家卫国,统 购统销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合作化运动中,做好群众的说服动员。1956 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受到表彰,成为令人敬仰的巾帷模范。
对于王龙的儿女来说,尽管父亲献身革命事业,过早地离去,但父亲的言传身教和留下的精神遗产却成为他们最好的成长养分。他们继承了父亲爱国奉献、忠诚担当、善良勤奋的优秀品质,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工作、拼搏进取。王龙的女儿王峰和长子王侠荣参加新四军后迅速成长为党的千部,后光荣离休。值得一提的是,王龙的女儿王峰参加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两度赴朝;次子王坚因品学兼优被选派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成为大学教授,在农业科研教育战线上奋斗直至退休;三子解金荣(自幼过继)为高级工程师多次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从事科研和试验工作,曾获得国家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 奖;幼子王立荣,在父亲牺牲时还只是罹揪中刚满月的婴儿,清华大学毕业的他为照顾母亲选择回扬中工作,退休后致力于宣传王龙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志愿活动。
五、精神之光照亮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永远铭记英烈的英雄事迹,世代发扬英烈的英雄精神。转眼, 王龙烈士已经牺牲整整80 年,但人们从未忘记他,王龙亭、王龙桥,一个个红色地名见证着他的功绩,饱含着家乡人民对他的深切缅队岁月流逝,王龙烈士的崇高精神从未褪色,早已深深融入社会发展脉络中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热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攻坚克难、闯关夺谥,把先辈们用生命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王龙纪念文集》(扬中市史志办公室、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编印)
(作者为镇江市烈士陵园管理处文博副研究馆员)
- 上一篇:铁军群英耀韦岗 ——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人员考证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