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山水生态 >> 檀 山 考

檀 山 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檀 山 考

                         纪 东

  檀山曾是南山的主要山体之一。由于过去开山采石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檀山目前仅剩一座较为完整的山头,即蛋山;还有蛋山东侧残存山体等山头。如今,镇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檀山及其所在,知道与檀山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的就更少。笔者在查阅史料和进行现场勘查、访问的基础上撰写此文,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檀山,并建议有关方面对被严重破损的山体进行适当修复、美化,将其建设为敞开式公园,并在适当位置建设构筑物,向市民介绍檀道济等历史名人的事迹。
  一、关于檀山的山名、方位、山形及大致范围
  1. 山名。元《至顺镇江志》有檀山村的记载,宋《嘉定镇江志》、明《正德丹徒县志》、清《乾隆江南通志》、《光绪丹徒县志》、《续丹徒县志》均有关于檀山的记载和地图。1983年《镇江市地名录》称为蛋山。
  2. 方位。《嘉定镇江志》《正德丹徒县志》《光绪丹徒县志》皆记载:檀山在岘山之北。《镇江市地名录》称蛋山位于镇江市南郊黄山西南侧。参考《光绪丹徒县志》方与总图、卷首图,结合现场考察情况,檀山位置应在岘山顶的西北侧、黄山的西南侧,即现在体育会展中心一带。
  3. 山形与范围。山体的形状,史料虽无文字记载,但《光绪丹徒县志》卷首图、2008年10月镇江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绘《镇江市城区图》基本反映了檀山的大致形状:

2008年10月镇江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绘《镇江市城区图》
  《镇江市地名录》称山呈长圆,形似蛋,故名。山高84.2米,面积0.11平方公里。
檀山总体是东西较长、南北较短的山体,有数个山头。包括现在的蛋山(位于足球场南面)、其东侧残存的山体及原工人大厦山头(当地村民俗称枣林山、大路坝。该山头西至檀山路,面至冠城路南,东南与现蛋山相连)。
  4. 檀山的范围。《光绪丹徒县志》载:“檀山在岘山北。檀道济庙在山北麓。详庙祠。宋湖州长史苏舜钦墓在檀山下之石门村。宋尚书左丞郑润甫墓在山下之濞塘。详陵墓。蠹斋先生真州教授周孚墓在山下。详陵墓。”这既记述了檀山的方位,也可以推算檀山的大致范围。
  檀山的东麓是与岘山顶的西麓相连的。这从九华山路东侧采石宕口剖面即可看出。据檀山村村民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檀山村民是从岘山顶与九华山之间的山道,经高崇寺门前向东北下山进入镇江主城区的。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檀山村民则沿现南山绿道的路线走出一条小道,经十七门、冯家湾进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到八十年代初,有了檀七路,即后来拓宽的檀山路,檀山村以南村民则开始从檀七路进城。可见檀山与岘山顶之间的连接部分较高且宽,行人攀越不方便。只是后来修建九华山路,方将檀山与岘山顶之间的山体凿开。
  檀山的西侧。《光绪丹徒县志》载:“檀道济庙在山北麓”。经考察庙的遗址在檀山东面的万科润园内。再从1983年《蒋乔公社地图》、2008年10月镇江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绘《镇江市城区图》及目前实际情况看,万科润园、朱邓檀山、袁家檀山(即东檀山)、张檀山是在檀山路西面由北至南分布。而他们的东面应该是檀山的西麓,即檀山路一线。
  檀山的北侧。从“宋尚书左丞郑润甫墓在山下之濞塘”和原“下濞塘”村在今檀山路西侧、海关之北这一方位分析,檀山北侧大致延伸到南徐大道附近。
  檀山的南侧。虽无相关历史记载,但从2008年10月镇江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绘制的《镇江市城区图》及目前情况看,檀山南端到龙脉路。
  二、关于檀道济
  《光绪丹徒县志》载:“檀道济庙在山北麓。宋湖州长史苏舜钦墓在檀山下之石门村。宋尚书左丞郑润甫墓在山下之濞塘。蠹斋先生真州教授周孚墓在山下。”此段文字记载檀山与历史名人檀道济、苏舜钦、郑润甫、周孚有关。其中,尤以檀道济著名。檀道济的生平事迹,《宋书•檀道济列传》、《南史•檀道济列传》、《光绪丹徒县志》等史料有所记载。
  《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载:“檀道济(?—436)南朝宋名将。高平金乡(今山东嘉祥西阿城铺)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为前锋入洛阳,西进长安,屡立战功,智勇双全,威名甚重。元嘉八年(431),攻北魏,粮尽退兵。不久进司空,镇寻阳(今天江西九江西南)。文帝刘义隆以其前朝重臣宿将,诸子善战,却诬之谋反,于元嘉十三年(436)三月,忌而杀之,檀道济脱帻投地,曰:“自坏汝万里长城”,并其子11人,俱斩之。”
  我市刘建国先生在《檀道济与檀王庙》一文中,将檀道济的一生和对檀王庙考证的情况作了概要的介绍,现摘录如下:
  檀道济是镇江先贤之一,六朝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用四句话概括:京口豪杰,刘宋功臣,六朝名将,悲壮结局。在他死后,镇江人为了纪念他,将他住址附近的山称为檀山,并在檀山下建立檀道济庙(又称檀王庙),表示对他的缅怀之情。
  檀道济……与王羲之的岳丈郗鉴(京口城的初建者、北府兵的创始人)同乡,其先祖极有可能是跟随郗鉴一道过江,侨居京口。少时,他就失去父母,与姐、兄相依为命。长大后,兄弟三人一道加入北府兵,跟随刘裕南征北战。
  东晋元兴二年(403年)桓玄称帝,“百姓厌之,思归一统”。刘裕看清局势,致力于平定桓玄之乱的大业。次年二月,以游猎为名,收集部众,联合了二十七人率众起义,而檀道济、檀韶、檀袛三兄弟都在其列。他们攻入京城(铁瓮城),很快又攻下广陵(今扬州),直取首都建康(今南京)。此次京口起义,为刘裕日后建立刘宋王朝奠定了基础。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率军伐魏,“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一路打到洛阳,俘获4000余人,军中议论应将俘虏全部杀掉。道济力排众议,提出“伐罪吊人,正在今日”,宣布将其全部释放。“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刘裕代晋建宋后,道济升为丹阳尹(首都行政长官)、护军将军,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元嘉八年(431年),道济又领兵北伐,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直抵历城,但因粮草不继而退兵。这时,军中有人投敌,密告宋军粮罄。军中人心慌乱,而道济沉着施计,“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此举“空粮计”,实与诸葛亮的“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济因功进位司空,镇守寿阳。由于威名甚高,左右心腹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使得“朝廷疑畏之”。元嘉十三年春,宋文帝弟彭城王刘义康矫诏杀死道济父子等8人。被杀时,道济“愤怒气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元嘉二十七年,魏军南下攻至瓜步,宋文帝登石头城远望,忧愁万分,叹道:“若道济在,岂至此!”
  檀道济死后,归葬京口。志载“檀道济墓在檀山”。……檀山下,古代就有村庄名“檀山”。较早的志书,如元代《至顺镇江志》即有记录,丹徒县“义里乡,在县西,都二,里十四”,“惟石门、檀山、黄山、高资、唐家尚袭故名”。檀山包括几个村庄,名称为朱邓檀山、袁檀山、张檀山、钱檀山等。古时,人们为了纪念檀道济,在檀山下建有檀王庙,又称檀道济庙。《嘉庆丹徒县志》在“山水”条目下,记有“檀山,在岘山之北,有檀道济庙”;而另在“庙祠”条目下有“檀王庙,在檀山,明嘉靖二年(1523年)修”。

  最近,笔者在当地原居民的引导下到现场察看,檀道济庙遗址在檀山东面的万科润园内,1599年所植腊梅、1910年所植银杏以及古井尚存,成为万科润园一景。
    三、关于芦湾村山岗的名称
  卢芦湾村杨一清墓所在山岗,曾被误以为是檀山。笔者查阅了镇江志书及相关资料,认为应是回龙山的余脉。经访问当地村民,有称大黄山,也有称小黄山。
  南山有许多山头,但史料记载的主要山体有:南徐大道南侧有菊花山(今观音山)、夹山、招隐山(亦称兽窟山)、岘山(分为九华山或小九华山、岘山顶)、檀山、回龙山、白龙冈山。莲花洞所在山体为白龙冈(亦称白龙冈山),八公洞的西侧山头与南面为回龙山。回龙山一直绵延至回龙湖的北、西两侧。回龙山的西南端一直延伸到芦湾村。
  《光绪丹徒县志》载:“回龙山在城南七里(山水志曰山与招隐山相接。故借淮南八公故事以名洞)。下有八公岩,一名八公洞(僧志云俗呼内监为公,梁武帝太子读书于招隐寺,有八内监随之。太子殁,八人皆焚,修于此,故名。按,山中有八庵,有汉隐之名八公故事。当从山水志)。”
  《光绪丹徒县志》载:“白龙冈山在兽窟、回龙两山相夹处,由八公岩左通一径,里许,曰九儿湾。四山环合,石壁崭然。明万历间楚僧奇然结茅其上,入一洞,得龙骨数石,始知有龙潜此中,蜕骨而去,因名白龙洞,山亦曰白龙冈。洞前一石屏,状若莲萼,故又名莲花洞。”  
  《京口山水志》载:“白龙山在兽窟、回龙两山之间。”
  四、关于檀山保护建设的设想
  檀山是镇江南山历史上主要山体之一,是山林城市的组成部分,如今却残缺破败;檀道济是南朝著名将领,对国家忠诚不二,战功显赫,今人却很少知晓。
  建议有关部门将檀山列入城市山头整治改造项目,利用现有山体与水面,建设开敞式公园,供市民休闲活动。由于檀道济遗址在万科润园之内,外人不得入内,可在遗址上设一石碑,简要记述檀道济生平。而在修复后的檀山适当位置建设亭、廊,在其中用碑刻或壁画等形式,介绍檀道济的生平事迹。

附录
  1. 《嘉定镇江志》关于檀山的记载
  2. 《光绪丹徒县志》关于檀山的记载
  3. 《至顺镇江志》(1999年版)关于檀山村的记载
  4. 《润州区志》关于檀山村的记载
  5. 《正德丹徒县志》关于檀道济的记载
  6. 《光绪丹徒县志》关于檀道济的记载
  7. 《宋书》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 檀道济
  8. 《南史》卷十五 列传第五  檀道济
《润州区志》关于檀山村的记载
  檀山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蒋乔乡东北部3.5公里处,东邻南郊风景区,南连诈输村,西接严庄村,北界七里甸乡曙光村。村委会驻东檀山。相传该村围檀树林建立,故取名檀山。1964年,与诈输合并,建立诈辖大队。1975年两个大队再次分开,仍称檀山大队。1983年,撤销大队建立行政村。
  该村位于山区,现有山地2559亩,耕地850亩,其中水田625亩,早地206亩,菜地19亩,农业以种植稻麦为主。1987年粮食总产36.2万公斤,蔬菜上市量520担。行政村内有东檀山、袁檀山、张檀山、新村、秧坝、大兴庄、莲花洞7个自然村。村委会辖8个村民小组,319户,1138人,668个劳动力。全村7家村办厂,261名职工。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195.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11万元。
  该村境内有镇江电视台发射塔、镇江市九华山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等4个县、市属以上企业事业单位。村内还有莲花洞古化石遗迹。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左将军韶少弟也。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转征西。讨平鲁山,禽桓振,除辅国参军、南阳太守。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以道济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讨平之。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迁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复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以前后功封作唐县男,食邑四百户。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豫章公世子为征虏将军镇京口,道济为司马、临淮太守。又为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复为世子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肥,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进克许昌,获伪宁朔将军、颍川太守姚坦及大将杨业。至成皋,伪兗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洸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进据潼关,与诸军共破姚绍。长安既平,以为征虏将军、琅邪内史。世子当镇江陵,复以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兗州大中正。高祖受命,转护军,加散骑常侍,领石头戍事。听直入殿省。以佐命功,改封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徙为丹阳尹,护军如故。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知隆出监南徐兗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还镇广陵。
  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立,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固辞进封。又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
  及讨谢晦,道济率军继到彦之。彦之战败,退保隐圻,会道济至。晦本谓道济与羡之等同诛,忽闻来上,人情凶惧,遂不战自溃。事平,迁都督江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增封千户。
  元嘉八年,到彦之伐索虏,已平河南,寻复失之;金墉、虎牢并没,虏逼滑台。加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讨。军至东平寿张县,值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虏宁南将军、济州刺史寿昌公悉颊库结前后邀战,道济分遣段宏及台队主沈虔之等奇兵击之,即斩悉颊库结。道济进至济上,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交,虏众盛,遂陷滑台。道济于历城全军而反。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寻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索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既至,上间。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诏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昔,宠灵优渥,莫与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谢灵运志凶辞丑,不臣显著,纳受邪说,每相容隐。又潜散金货,招诱剽猾,逋逃必至,实繁弥广,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镇军将军仲德往年入朝,屡陈此迹。朕以其位居台铉,豫班河岳,弥缝容养,庶或能革。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具悉奸状,密以启闻。夫君亲无将,刑兹罔赦。况罪衅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廷尉,肃正刑书。事止元恶,余无所问。”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邕子孺乃被宥,世祖世,为奉朝请。
  史臣曰:夫弹冠出里,结组登朝,道申于夷路,运艰于险辙,是以古人裴回于出处,交战乎临岐。若其任重于身,恩结自主,虽复据鼎承剑,悠然不以存殁为怀。当二公受言西殿,跪承顾托,若使死而可再,固以赴蹈为期也。及逢权定之机,当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后祸,御蔽身灾,使桐宫有卒迫之痛,淮王非中雾之疾。若以社稷为存亡,则义异于此。但彭城无燕剌之衅,而有楚英之戮。若使一昆延历,亦未知定终所在也。谢晦言不以贼遗君父,岂徒言哉!

《南史》卷十五 列传第五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自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还进位司空,镇寿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及至,上已间。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八人并诛。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参考文献

  1. 《宋书》
  2. 《南史》
  3. 《嘉定镇江志》
  4. 《至顺镇江志》
  5. 《正德丹徒县志》
  6. 《光绪丹徒县志》
  7. 《润州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8月
  8. 刘建国《檀道济与檀王庙》

(作者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