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红色文化 >> 见证信仰如磐 ——品读抗日英烈陈景福的几封书信

见证信仰如磐 ——品读抗日英烈陈景福的几封书信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4-06      阅读数:
见证信仰如磐
——品读抗日英烈陈景福的几封书信
包婷

陈景福烈士及其在镇江写给团中央的部分信件(打印件)
      陈景福(1895-1941),字震寰,江苏常熟人。1922 年与中共党员、革命先驱萧楚女同在重庆联合中学任教,两人志同道合,交往密切,曾一起创办新型学校——重庆公学,但在开课20 多天后即被当局下令解散。大革命时期,陈景福在萧楚女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1924 年9 月至1926 年5 月,陈景福应邀任教于江苏省立第六中学(即江苏省镇江中学前身)。他以教师身份组织镇江的先进青年学习《中国青年《》向导》等革命刊物,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共青团员。1925 年秋,陈景福协助上级团组织建立了镇江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共产主义青年团镇江特别支部,在镇江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镇江期间,陈景福先后给共青团中央写了7 封信(原件现存于国家档案局),或慷慨激昂、坚决恳切,或寥寥数语、朴实无华。捧读一封封余温犹在的珍贵书信,仿佛瞬间回到了风雨如晦的革命岁月,今天的我们不仅得以窥见上世纪二十年代镇江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情况,还能够触摸到一名共产党员身处困境却百折不挠的心路历程,感受那熠熠生辉的信仰之光。
“一息尚存决不愿为革命之落后者”
      省立第六中学的教务主任杨效春是陈景福至镇江任教的介绍人,于1925 年叛党变质,改入国家主义派[1(] 又称“醒狮派”),并成为该派系骨干,六中的许多学生因其影响而受到该派学说的蛊惑。陈景福深知国家主义派抹煞制造谣言、混乱青年思想、破坏革命运动等种种弊害, 遂向杨效春发起公开宣战。省立六中以及镇江各公团在万寿宫分别开展孙中山先生周年纪念时,陈景福均列席并发表演讲。在给团中央的书信中,陈景福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他在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国家主义之狭隘,醒狮之自大,与帝国主义无异。他们只知士大夫,不知有被压迫的民族,洋房子生活均醒狮派,哪懂得被压几重重的受苦农工。”他还在信中写道 “:吾干时常对效春说,你要宣传国家主义,吾是不肯让你一步的,决计要同你作战的……总之,一息尚存吾决不愿为革命之落后者。”字字铿锵,表达自己愿为革命事业奋战到底的坚定信念。陈景福的不懈努力收到了一定成效,书信内容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工作“,六中的青年对我们的主义表同情者不少,抱中立者较多,反对者不出十人。不反对我们者,也是宣传效果。”
“在此四面楚歌中奋斗”
      陈景福时刻不忘身负的使命,正如他在信中所写 “:多方联络镇地穷苦青年,总想在吾未离镇江之前,拟组织平校[2],至于六中学生,吾从事引导他们看关于平校的书籍。”然而,杨效春为鼓吹国家主义学说,利用其教务主任的职务便利,邀请陈启天、于家菊等该派代表人物到六中宣讲政治主张,如有学生不愿听讲,还会强行到学生房内去拖。他们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思想,虽然高喊“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却不反对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而专门反对共产党和当时的苏联,诋毁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反对最受压迫的工农解放,从而掩盖国家主义学说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动摇学生的革命信念。有一次,陈景福欲介绍四名学生先参加国民党,通过考察培养后再介绍加入共青团,却被杨效春从中破坏,致使四名学生转为中立态度。陈景福深感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困难和阻力 “:势孤力薄的景福,在此四面楚歌中奋斗。”这是信中他对开展革命工作身处困境的真实写照,但即使前路重重阻碍, 他依然笃志前行 “:景福在镇江无时不尽心尽力为我校谋发展“”吾个人无日不在工作之中“”然而吾现在奋斗更烈……”书信中的一字一句将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和面对反动势力决不妥协的铮铮铁骨、耿耿丹 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价银一切,总有景福担负责任”
      陈景福重视共青团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还参与筹备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镇江小组、镇江国民党第一区分部、青年励进会等。他深知在发展革命力量、推动革命工作的过程中,进步刊物对于宣传党的思想主张、启迪广大青年革命觉悟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在写给团中央的信中多次请求 “:希望你寄几本共产主义与共产党若干本“”《中国青年》务要按期寄来,万不可间断,务请早日寄来“”并乞转言代英此次来镇,多少带一些关系我们的书籍”。他向团中央汇报 “:五月十四日成立小图书室,惟书籍太少“”此间学生对中国青年最表同情,惜吾屡次不能慰他们渴望”。他还咨询进步书刊的订阅情况 “:《向导》在何处定,一年须价若干”……字里行间,他期盼镇江青年接受更多进步思想熏陶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陈景福家境贫寒,每月薪资只够养家费用,当时的革命经费也极其有限,但他还是在信中毫不犹豫地表示 “:《中青》价钱,自由景福负责归还,请放心“”价银一切,总有景福担负责任”。质朴的文字里流露出陈景福对革命事业的慨然担当,为革命工作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家国大爱,真挚而感人。
      1926 年夏,陈景福离开镇江前往广东,进入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所长和教务主任分别为毛泽东和萧楚女。年底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 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向共产党人举起血淋漓的屠刀,因形势紧张,陈景福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7 年12 月,随着苏南等地先后沦陷,陈景福回到了家乡。他高举抗日旗帜,组织武装队伍,人数达千人,积极开展武装抗日活动。1939 年5 月,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抵达常熟,收编该部为独立第三支队,陈景福任支队长。后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三支队,陈景福担任第二路副司令员,率领部队成为江南抗日武装的一支主力军。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诬蔑江南抗日义勇军越界行动,并进行种种阻挠和破坏,江南抗日义勇军被迫西撤休整。主力西撤之后,陈景福留守常熟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斗争。日伪许以高官厚禄妄图引诱他背叛共产党、脱离抗日,被他断然拒绝并怒斥 “:有鬼无人,有人无鬼。”1941 年 7 月,日寇对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残酷“清乡”,陈景福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时年46 岁,用满腔热血践行了他曾在镇江写下的大无畏誓言 “:一息尚存决不愿为革命之落后者。”2015 年,陈景福被列入国家民政部第二批6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进现实,也照亮未来。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 万名烈士英勇牺牲,红色书信作为中国革命斗争时期的重要通讯方式,不仅记录了革命者所经历的真实历史,更饱含着先辈们对革命事业的纯洁初心、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定、对个人生死的泰然处 之,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宝贵史料,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陈景福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一生也是无比壮丽的,尤其是他在镇江期间写给团中央的7 封信,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书写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坚贞不移的革命气节,成为他短暂一生爱党报国、奋勇向前、无畏战斗的最好见证,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永不褪色的光 辉榜样。
      时光远去,精神不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革命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文化创造的重要成果和鲜明特征,是筑牢文化自信、凝聚时代力量、奋进伟大征程的内在支撑和强大动力。今天的中国,正意气风发地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这些用鲜血与生命留下的红色书信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与深深铭记,其中所蕴藏着的烈士精神依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传承弘扬,从而激励我们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接过革命先辈的接力棒,用奋斗点亮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激情、贡献力量、接力前行。

注: 
1.国家主义派:1923 年12 月2 日,由曾琦、李璜等人在法国巴黎发起并成立中国青年党,标榜国家主义,人们称之为国家主义派。因创办《醒狮》报作为其主要宣传工具,故又被称为
“醒狮派”。该派主张国家利益至上,却不管国家是哪个阶级的国家,掩盖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
2.平校 :指共青团组织。
(作者为镇江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