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浅谈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浅谈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浅谈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笪风微

    镇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方面,也是任重而道远。其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和研究整理十分必要。这次通过参与市名城研究会第四小组有关市级文保单位保护调研的活动,和大家在一起谈论有关名城历史文化的问题,更是受到启发,现就几个有关历史文化方面的话题谈几点建议:
    1,加强铁瓮城遗址保护,进一步弘扬三国文化。以北固山和铁瓮城集中展示的东吴文化现象,对镇江文化的影响很大。像这样一个体积不大的小山丘以及地下保存尚完好的铁瓮城墙,能够浓缩那么多三国文化的精华和三国相关的故事,走遍江南大地,也很难发现同样内涵丰富的山丘。
    早在东吴发迹时,孙权坐镇京口,筑铁瓮城,与刘备联合抗击曹操,京口就在当时出了名,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在《三国志》史书中,京口出现的频率还是不少的。地方志书中对当地与三国的关系,也颇多着墨。如有名的赤壁之战,打得曹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促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在《乾隆镇江府志》有这么一段描述,“虽获捷于赤壁,实决机于丹徒”。镇江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北固山与三国的故事,《三国演义》的出版,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有名的是甘露寺刘备招亲故事。孙刘联姻的佳话历史上流传久远,影响中外,这个联姻佳话的传播使北固山成了令人向往的“三国山”,至今北固山上还有许多有关三国的名胜古迹。由北固山而延伸的三国文化色彩也是异常的斑斓。唐代诗仙李白来这里时,灵感顿发,赞曰:“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目前,北固山和铁瓮城遗址都已是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批准的三山风景区规划中也已经列入铁瓮城遗址保护的内容。建议在铁瓮城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很好地将地下保护和地面展示结合起来考虑,建立遗址博物馆,突出东吴文化,兼顾北固山遗存中的唐宋文化、宗教文化等。恢复柳永墓,用古城墙的模式建立北固山中、前峰之间的连接,在与北固山相对的征润洲新滩和焦西滩建设东吴文化公园等。
     2,利用南山资源,展示六朝文化精华。南山是镇江展示六朝文化的最佳之处,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广阔的空间以外,历史上人物的遗存也相当丰富,是镇江隐士文化的最佳分布地带。目前山中已经具有梁昭明太子的增华阁和读书处、与戴颙相关的听鹂山房以及与刘勰有关的文心阁等建筑,加上南山北入口的新景区中涉及的六朝文化元素,应当说现有的南山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镇江六朝文化繁荣的初貌。但总体上来看,在集中展示镇江六朝文化方面还有深化的必要。一、增加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内容。刘裕是京口人,在这里生长前后达40多年,实际掌握东晋大权和南朝宋皇帝近19年,为消灭割据势力,实现汉民族统一,并实行一系列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对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二、增加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内容。檀道济生于京口,是刘裕京口举义的参加者。他智勇双全,威震朝廷。官至征南大将军。后被诬陷杀害。他在被害时说,“乃坏汝万里长城”。这就是自毁长城成语的来历。檀道济也是三十六计的首创者。三、增加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的内容。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中国六朝时期的重要著作,是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这部书文笔生动,简洁明快,又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被视为中国笔记小说的先驱,曾影响了整个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义庆世居京口,长期活跃于京口文坛,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长沙王刘道怜的次子,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长大后,喜欢结交四方文学之士,袁淑、鲍照、陆展、何长瑜等一班文人都因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著有《后汉书》等。
    3,加大宣传和利用文宗阁等文化坐标的作用,提升其利用水平。文宗阁以庋藏《四库全书》而闻名中外,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人通过文宗阁及其所藏《四库全书》,知道了金山这座古老的寺院,记住了镇江这座江南的名城。《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御敕、官修的特大丛书,也是中国古代图书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称为史无前例的世界文化伟业”。镇江文宗阁的复建,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做了一件好事。但由于上级主管主体的多次变动以及宣传管理方面的原因,原先的推广宣传手段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虽然复建之初搞了研讨会,出了论文集,出了“天下文宗”的电视宣传片,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没有持久坚持下去,这张镇江文化的名片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加上管理手段的保守,市民既不能直接与书接触,又不能登三楼感触文化气息,限制了其能量的发挥。建议:提升文宗阁开放程度,节假日将阁内的《四库全书》对市民开放,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解读,让市民有直接接触和翻阅《四库全书》的机会。提高文宗阁场所的利用效率。把三楼的报告厅辟为市民阅读组织活动的场所,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读书宣传活动,增加其社会影响。节假日,在阁内进行《天下文宗》等文化宣教片的轮播,做到一次投资,反复使用,扩大其宣传效果。和旅游团体合作,把文宗阁作为游金山的必备项目,让更多的外地游人知道这张镇江文化的名片。和学校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和感受文宗阁的书香,加深对镇江文化名片的感知力。加强学术交流,与国内著名的藏书楼和藏书家联手,协调本市高校、学术团体,文化部门,旅游团体开展文宗阁读书活动,进一步提升其社会知晓度。
    4,完善梦溪园建设,提升其文化品位。梦溪园是北宋文人的私家园林,保存下来不易。镇江市政府在梦溪园的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现在的梦溪园与过去的历史状况还有不小的距离,规模明显偏小。沈括在《自记》中说,梦溪园有一庐、一轩、一阁、一斋、二亭、二堂,“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苏州的沧浪亭园林当时用了4万银两买地建园,而梦溪园是花了30万银两买地建园,现在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差距是明显的。建议:制定一个十年复建计划,逐年推进,重点打造这个有历史、有内涵、住名人、产名著的名园,弥补镇江私家园林的不足。要进一步充实梦溪园的文化内涵,把它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提升这座文化遗存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要全市一盘棋,把镇江高专《梦溪笔谈》研究的力量和主管部门的研究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深化其研究的效果,形成一批有影响的产品,提高梦溪园的知名度。
    5,提升津渡文化的吸引力,分块实施多功能服务。在历史上,镇江城市的发展和津渡文化的繁荣密不可分。津渡文化的个性和遗存对研究这座城市的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三国时这里的西津渡就已经具备了渡口的功能。由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大江南北舟楫往来之要冲,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和干线道路的必经之地。
    津渡不仅发挥了良港的作用,它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如因西津渡而延伸出来的历史街区,是目前镇江历史文化保留最丰厚的街区之一,有“一眼看千年”的说法。街区中大量的古建筑、古传说、古风情、古人文借助于津渡文化的传播得到了渲染,成为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纵情于渡,抒发情怀,写下了许多佳作。往来大江彼岸的文人雅士渡江时,不少人会在待渡的时刻和渡江的途中留下他们的心声,通过诗文的形式保存下来他们的观感。但纵观现有的西津渡景区,虽然人气在逐年上升,但多功能服务还不到位,景区的吸引力偏低,游人停留时间太短。建议:扩大西津渡景区,云台山作为观景区,博物馆和西津渡主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区,伯先公园作为娱乐区,四周环路作为休闲购物区。象厦门鼓浪屿一样,各区之间相互贯通,联为一体,又保持各区的特色,满足各种层次游人的需要。   
     6,加强历史文献的保护和利用,盘点和整理镇江历史文化资源。镇江近几年来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和宣传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文广新局、史志办、档案局、政协文史、社科联、文联等部门出版了一批书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丹徒馆入藏的市历史名城研究会出版的《镇江历史名城研究丛书》和《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在宣传和普及名城知识、开展名城研究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就整体而言,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上,同周边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金陵丛书》《先哲遗书》(常州)《无锡文库》《扬州文库》和《泰州文库》等大型巨书都已完成出版,这些巨书对于盘点一个城市历史文献资源是有益的。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建议编撰一部《镇江地方文献丛书》,若条件具备,也可编撰一部《镇江文库》,对镇江现存的历史文献进行一次系统地清点和抢救。同时,考虑到镇江大运河在历史上的特殊作用以及对镇江整座城市的影响,也可以编辑出版一部《镇江大运河》的巨著。因为现阶段对镇江大运河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显得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著作。


(作者为镇江市丹徒区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