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城市更新中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更新中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4-06      阅读数:
城市更新中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李壮云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文化遗存,不仅是城市活的传统,也是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彰显出城市的底蕴和魅力。因此,在城市更新中,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存, 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一些先进地区的学习考察,就此谈点认识和思考。
      一、城市更新中,应充分体现民本思想
      城市更新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保持城市活力,延续城市生命力,而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源泉,不仅仅是硬件,更源于代代相传的城市居民生活而形成的鲜活、有温度的民俗文化。作家冯骥才曾说,巴黎真正的历史感则表现在城中一片片的老街和老屋中,因为这些昔日的空间中有活生生的历史,有血有肉,生动而真实。因此,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是人。第五届中国名城论坛,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也这样说道 :“世界上保护得好的名城,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也是人民的愿望得到较好满足的城市。”因此说,城市更新不能牺牲百姓利益,如果人民的幸福生活得不到保证,更新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在过去一段很长时间内,不少城市出现的问题就在于此,我们既反对大拆大建和拆真造假,甚至在古城中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做法 ;更不赞同将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街区封存固化,使其失去活力和使用价值,尽管以建筑符号为载体的文化得以保留,但房屋的使用者由居民变为商家,原有的社区文化被切断,文化被异化为空心的符号,这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一些同志唯我独尊有长官意志、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标新立异,走“形象”路线。笔者认为, 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必须要回归百姓的生活,唯有如此,百姓的生活才能更美好。这里,喀什老城更新的许多做法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
      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积4.25 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68 万人。老城区上百年的历史,被誉为“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但老城因年久失修,加之基础设施落后,更新改造势在必行。从2010 年开始,喀什老城更新工程正式启动,先后完成了28 个片区、507 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和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加固治理保护。2014 年,又对老城景区景观质量、旅游服务设施等进行了再提升。更新改造后的老城还是一样的建筑风格、一样的历史街区、一样的民俗风情、一样的传统店铺,2015 年7 月,喀什老城景区,成为新疆首个5A 级历史人文景区,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喀什老城更新,可谓是实施的一场千年老城的“大手术”,为什么居民能真心的理解、热心支持、积极参与,根本原因就是把维护原居民利益放在了首位,把民本思想贯彻到具体的行动上。他们更新改造总的原则是,在确认私有房基地的情况下,不增不减面积,原地拆建,历史形成的巴扎一律保留并尽量扩大门面商铺,让居民能够有条件做生意,提高就业和收入 ;在改造过程中,尽管老城区原建筑非常的不规则,有三角形、五角形、刀把形,形状千姿百态,但他们按照保持原风貌的要求,设计出了与原来老房子相近形状、又符合居民各自新的要求的抗震新居,同时,还考虑消防通道、活动区空间以及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尤其在具体细节上,由于居民看不懂正规的建筑图纸,每家都得有直观的手绘效果图,这种为居民设计重建户型,被称为“马拉松式的量身定做”,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私人设计。笔者认为,喀什老城更新最成功的地方,便是以居民为中心,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需求中, 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体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老城区既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原生态,也保持了生活方式的原生态,居民可以留在这里继续生活,让人感受到这座老城的温度,感觉到这里的习俗还在、温情还在,烟火气还在。
      二、城市更新中,对文化遗存保护应有系统思维,重点聚焦活化利用
      城市更新改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项社会活动,更是一项保护活动,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很多,我们必须要有系统性思维和整体全局意识,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两篇大文章。
      坚持整体保护性,体现原真性原则。整体保护,就是要保护文化遗存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各方面的价值。任何一处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都与之所处的环境有关,失去了整体环境任何单体的历史遗存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城市更新改造,必须把保护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之中,在做好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摸底和对遗存历史文化价值分析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整体保护好历史“板块”,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等,要按照“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不仅保护好古城城市格局、建筑肌理、形态风貌以及人文内涵等,还要对基础设施、建筑功能、居住质量和生活方式进行有机更新,这也是保护的重要部分。像北京烟袋斜街在更新改造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形成时空效应,体现历史风貌。乌镇更是如此。这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完整保存了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伫立在乌镇街头,河街相映,街桥相连,屋依河筑;徜徉在独具江南韵味的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给人以江南水乡古镇中的美好体验和享受。
      对于不处于历史街区中的单体历史建筑,则应尽可能地保留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原有环境,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历史建筑的迁移保护,那种为了开发地块的“完整”,动辄将保护建筑随意移开的做法并不可取。更不赞同在新的建设行为中,通过大量建造假古董来保持和延续历史风貌,这既是对新建筑真实性的抹杀,更是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亵渎。当然,完整保护历史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城市不需要建设发展。笔者认为,新建行为不必刻意模仿历史风貌,但对仍幸存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村落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既能保护历史传承文化,同时又能创新和发展。在这一点上,苏州就是非常好的典范,它不仅有一座座新城的崛起,而且古城也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总面积约19.2 平方公里的苏州历史城区,美丽和谐的天际线、双棋盘的水城格局,密集及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群落,粉墙黛瓦及素淡雅致的城市风貌,保护完好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风景园林,较好地保留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整体格局,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典范城市”。
      坚持“可读性”保护,活化利用。历史遗存会留下历史的印痕,让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
      “历史年轮”。从这些“历史沉淀物”中,我们可以读到大量的当年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立体”知识,寻觅当年人们生产、生活、生态的诸多印记。特别是一些古代建筑,它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它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坚持可读性原则,就是要避免那种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做法,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反之,历代建筑、街区、民宅一旦消失,那么,城市的历史就会断层,城市之“根”就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版图”。这方面,青岛市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在城市更新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 世纪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我们从中更能读懂它的历史,读出这座城市的情怀。
      “可读性”保护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聚焦历史文化资源的活性保护、活化利用,让文化融入生活、产业,以良性循环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梁思成先生曾说 :“一面注重文物及历史传统,一面估计社会的发展方向”,要“对文物及社会所发展两方面的顾全”。《威尼斯宪章》则更加明确提出,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必须加强使用,这样有益于保护并使它传之永久。笔者认为,要实现活化利用保护,需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结合 ; 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最终实现与人民的美好生活相结合。这几年,广东在对文化遗存活化利用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沙面作为广州重要商埠,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广州对沙面保护非常重视,《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不仅明确规定 : 岛内新建建筑控制18 米以下,其体量、色彩、材质等风貌要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街区内部交通以“步行”为主,保护街区整体结构,而且积极鼓励空置建筑活化利用。目前,这些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公有产权建筑、空置建筑在不损害历史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活化利用为公共服务、旅游服务设施或小型商业设施,并且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等多种途径进行展示。在这里, 林立的古树、欧陆建筑风情让我们遥想历史,而建筑房屋的有效利用,繁荣的商业又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购物好去处。潮州古城更新改造,更加体现了活化利用的特色。他们推进古城保育活化和综合开发,在文化传承保护中,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潮州市实施的太平路、南门义兴甲、许驸马府等5 个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中山路工艺街、义安路民宿街、上东平路美食街等5 个主题街区改造中,他们遵循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原则,保持原居民生活的原真性,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尽力将建筑、街巷原有的传统元素保留下来 ;营造“沉浸式”文化保护利用街区,如保留修缮骑楼街风貌,结合古城街道人文历史,配合清代麒麟照壁修复,使街道成为展现历史底蕴的特色街景,真正把精细、精致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更新中。同时,他们在保护好古城肌理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古城更具历史层次感,使潮州这座“活着的古城” 更具魅力。
      三、城市更新中,名城保护更要强调“微更新”
      2018 年10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调研时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由此拉开了城市“微更新”的序幕,2021 年,中央“两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和住建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文件的出台,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宏观战略下的老城保护与更新原则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走样 ;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 ;坚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改造提升。
      笔者认为,与一般的城市更新相比,名城保护更要强调“微更新”“微改造”,即在维持现有建设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环境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等手段,合理进行城市更新。它不再是一味的拆、改,而是一种有温度的城市改造新模式,有利于城市文化遗存的保护,也有助于街区风格化的建筑形式与城市形态的和谐一致。从各地大量实践看,“微更新”必须是“保护在先”,保留老建筑以及建筑元素特有的文化特质,尤其要保护它们的“活态”价值 ;必须是“修缮为主”,通过改造传统的人居环境、环境基础设施,让老建筑更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让居民能够继承、延续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必须是“适度开发”,而不是盲目开发,真正让传统“潮”起来,让业态“新”起来,吸引创业、就业、参观、游览,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对广东城市更新的学习考察,笔者认为广州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广州作为具有2200 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他们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并不只是简单地对建筑、环境等进行物质空间层面的改造,更重要的是以“绣花”功夫分类推进社区微改造,尤其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了“微改造”中的文脉传承。“永庆坊”是广州老城的文化地标,具有百年历史,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在2006 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老旧小区,房屋破旧,社区卫生、消防等问题堪忧。“永庆坊”改造,既是城市的更新,更是民生所需,2006 年,市政府对该区实施连片危破房集中改造,分二期完成,即 :2006 年—2016 年 ;2018年—2021 年。他们的做法是 :1. 规划先行。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和《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      目前,保护范围总面积达16.03 公顷。街区除建筑保护利用外,公共空间品质也得到极大提升,优化了总长500 米的“恩宁涌水岸”,营造了一条640 米的完整街道最美骑楼空间, 建筑高度控制在12 米以下。2. 采取“绣花”功夫的微改造。绣花功夫充分体现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点点细节中,力求保留老建筑的空间肌理、外部轮廓,就连“永庆坊”周边的恩宁路、宝源路、丛桂路、龙津西路、多宝路、蓬莱路等道路沿线,也以深灰色为基调,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岭南特色风貌 ;而在建筑内部,则采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空间结构,适应现代活动需求,尤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卫生、排水、照明、消防、通信等配套设施也大为改善,为引进新业态打下环境基础。3. 作为恩宁路一条生活气息浓厚的内街,“永庆坊”改造,保留了50% 的原住民,使游客来这里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广州老城的生活。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的“永庆坊”,目前已成为旅游打卡地,最高峰时,工作日平均吸引游客约3000 人次,周末达5000 人次,商铺出租率升至95%。
      可以说,“永庆坊”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历史文化得到了系统性、原真性保护,最“广州”的西关大屋骑楼街,最“岭南”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荔枝湾涌,最地道的广州小吃,遍布街区内老街、深巷,保留了传统西关生活景象,是满载西关情的活体博物街,处处展现出岭南文化。
      名城保护、城市更新的有机统一,最根本的就是为了美化城市形象、优化名城品质,强化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环境,彰显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全面凸显城市软实力,进一步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原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