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老旧小区改造中微空间更新的策略研究

老旧小区改造中微空间更新的策略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8-22      阅读数:
老旧小区改造中微空间更新的策略研究
——以镇江中营笪家山广场为例
王荣飞 何辉鹏

      摘要 :微空间是老旧小区改造关注的重点。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满足功能需求基础上,提升环境品质,打造特色空间,其中的规划策略值得研究。本文结合镇江市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剖析中营笪家山广场典型案例,初步总结微空间更新中的规划策略 :协商利益群体、精细空间利用、强化适老改造、彰显文化特色等,冀希望对同类项目有所借鉴。
      关键词 :老旧小区改造 ;微空间更新 ;规划策略
一、引言
      微空间指地形限制下形成的边角空间、闲置空间等面积较小、难以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空间。这些空间碎片化分布在老旧小区之中,大多面临缺少人气和活力、环境冷清衰落、功能用地不明、空间使用率低等问题,在过去往往沦为无人问津的死角。
      事实上,微空间具有创造新价值的多种可能性,完全可成为完善公共空间体系的“潜力股”,成为居民娱乐休闲和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各地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成效显著。同时工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居民参与度不够,设计精细化不够,未体现以人为本等等。本文结合镇江市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对此展开探讨,望对提升改造品质有所借鉴。
      2018 年起,镇江市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改造建筑面积约162 万平方米。曾经破败不堪的老旧小区华丽转身为人们诗意栖居的温馨家园,其中中营小区、老北门小区等还喜获江苏省级宜居示范区。改造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微空间的利用更新,笪家山广场就是其中的典型 :原来的弃置地通过改造,变身为中营小区的活动中心。下面就以此为例,探讨微空间更新的规划策略。
二、中营小区改造情况综述
      中营小区位于镇江市中心地区,为开放式生活街区。既有建筑大多建于1990 年代,总面积约18.6 万平方米,涉及人口4410 人,其中60 岁以上人口占比27%,是镇江较为典型的老龄化小区。另外小区划属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初中)、红旗小学、市级机关幼儿园执教范围,是镇江少有的三学区小区,因此适龄儿童多也是该小区的主要特点。
      2018 年镇江市住建局牵头组织了一系列的整治改造,内外兼修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包括市政完善、交通改善、设施优化、景观绿化、建筑美化等5 个方面35 项内容付诸实施。改造完成后的中营片区面貌焕然一新,增加活动场地1600 平米,划定停车位100 余个,设置公共非机动车棚2 处。
      对于改造后的生活环境,老百姓赞不绝口。尤其是笪家山广场,不仅居民光顾频次高,还成为镇江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吸引不少市民慕名前来。每次社区书记向大家介绍时,都会这样骄傲的说,这块市民家门口的绿地广场,是在拆除的危房废墟上建设的。是的,通过微更新改造,“闲置废墟”摇身变为“人气广场”。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老人们在这里促膝聊天,温馨和谐的气氛在小区的空气中弥漫。
三、笪家山地块更新设计
      笪家山地块位于中营小区以北,近中山东路出入口,南为居民楼,西邻老院宅,东依中营街,周边分布有红旗小学、市级机关幼儿园,基地面积1300 多平方米。以前这里每到雨天污水四处漫溢,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图1)。针对这一“痛点”,在“设计师进社区”过程中,设计团队与居民进行深入交流,发动群众出谋划策,通过挖掘地块价值,精细化设计,变废为宝,将其打造成为中营小区改造工程的亮点(图2、图3)。

      (一)深入挖潜找出合适空间
      如前所述,笪家山公园的前身是拆除的危房废墟,虽是废墟但当设计部门提议要将其进行改造为群众所共用,问题随即出现了 :“土地产权单位是谁,土地可以用吗?”为此,设计团队主动联系住建部门及街道社区,明确了产权单位为政府某部门。经过初步对接,了解到产权方因前期解危工作,花费巨大,为平衡投入有意在原址复建住宅。为此设计团队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在现有规范条件下,复建住宅难以满足日照间距要求,不具备实际操作空间。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推动地块腾挪使用,设计团队将“危房废墟变废为宝”方案主动向市住建局汇报,住建局给予高度认可,得知困难后,住建局报请市政府专题研究。本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住建、区政府、产权单位到会共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层的推动下,在住建局、设计团队不懈的努力下,产权单位愿意让渡土地为公众使用。
      (二)多方协调实现利益共赢
      笪家山广场,作何用途,到底谁说了算?我们倡导“共同缔造”的理念,将改造内容交由群众来定。设计师走进社区倾听群众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问询、座谈会等形式,笪家山广场改造收集意见建议达80 多条。经梳理后发现,片区内的年轻居民普遍反应无停车场地,而老年人则热切期望增加户外活动场地。
      显然,1300 平方米的面积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根本无法实现。面对分歧,该如何抉择?我们提议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推选群众代表、有威望的老党员以及社区人员等开会协商。几经协调,大家一致同意,根据反映的主要意见绘制方案,请全体居民投票决定。设计方案一以增加车位为主,适当考虑活动场地 ;方案二则偏向弱势的老年人一方,尽可能安排场地。两个方案上墙公示后,居民讨论热烈,踊跃投票。为保证户户参与,我们请楼栋长帮忙,挨家挨户上门收集签字意见。最终支持方案二的占据多数,原本分歧的意见终于得到统一。虽然整个过程耗时较长,费时费心,但是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 :不仅统一了居民思想,同时无形之中也起到了宣传作用,为后续获取群众支持打下了基础。
      (三)以人为本打造多元空间
      基地呈狭长形,南北长,东西窄。依据场地现状,设计以小尺度、微空间为基本特征,营造成高停留性、高实用性、功能多元的社区活动场所,满足周边居民、学生及行人的使用需求(图4)。

      老年人和儿童是广场的使用主体,他们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导致对空间的要求各异。设计将休憩、活动场地互相交替,动静结合,开合有致,健身、交往、休憩、展示、文教等穿插其中,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对广场的多样需求。
      中间核心区设计为集体活动空间,亦是小区特色文化展示空间。北侧可达性最强,设计为老年健身区与休憩小天地,可辐射至周边社区。南侧因靠近小学、幼儿园,考虑为儿童活动区与树阵小广场,将文化墙留给孩子们自己绘制,增加参与性与互动趣味性。
      (四)梳理历史资源展示文化特色
      中营街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中营街在南宋曾经是镇江驻军一处名为前军寨的兵营所在,故而得名中营。中营往南的梦溪园巷为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北宋科学家沈括故居所在地。此外,在原师范学校院内的寿邱山上,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山上居住过,故中营街西边通往南门大街的“寿邱街”因此得名。刘裕生于镇江,起于镇江,开创南朝第一朝代,其历程和镇江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是镇江文化精神的象征。将中营片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向公众展现,是住区居民的诉求,也是设计团队难以割舍的情怀。规划初期设计团队便与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合作,梳理片区内部每条道路的地名典故,查证在此生活过的每个历史名人,让隐匿于街巷之间的镇江学府古泮泉、沈括故居梦溪园、寿丘山、东门坡(乌风岭)、朱方门、育婴堂等历史遗迹被人们熟知,更是挖掘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源起。
      为了更好加以宣传,凸显中营的文化特色,建设方特别邀请了镇江市文联原副主席,镇江市作协原主席王川老师,对这些典故进行二次创作,以故事浮雕,墙体彩绘、地名牌、地名柱等形式加以展示。对于故事浮雕,设计团队将其设置在最具人气的笪家山广场中心,同时根据最佳可视距离、行人观赏习惯来确定浮雕尺寸和观赏空间。从这里经过的人们都会自然被吸引,驻足欣赏,了解那些尘封的历史,谈谈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充满传奇的一生、科学家沈括伟大的发明,以及他们与中营那些不可割舍的故事(图5、图6、图7)。

四、规划策略研究
      (一)凝聚民意“最大公约数”
      利益协调是老旧小区微空间更新的难点。由于历史原因,多样的利益群体往往在相同空间中产生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利益诉求,各参与方由于利益不平衡等原因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不能协调一致,后续实施难以落地。微空间更新要秉承“共同缔造”的理念,强调“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尊重居民意愿,激发大众的能动性, 设法鼓励利益群体积极主动参与利益协商平衡的过程中。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等可以作为领衔人士,通过创意的力量更新微空间,并带动利益主体人的参与,主动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笪家山广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空间更新的积极性,较为仔细地和设计师沟通了使用需求,最终实现了将更新的空间作为睦邻活动场所。
      老旧小区微空间的服务主体主要是老人、儿童。从价值观上,要从排斥性改造转变为包容性更新。排斥性改造往往忽视对于微空间的实际使用主体的考虑,进行“精英式”理想化的物质空间改造,因而容易导致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引发空间使用的不公平。坚持倡导包容性发展理念,尊重并考虑不同性别、年龄及收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努力将微空间更新为功能复合多元的公共空间。
      (二)重视空间精细化利用
      创造丰富的开放空间类型。结合不同使用人群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合理的功能区设置,让空间中既有大的、热闹的群体活动空间,又有小的、安静的私人独处空间。实现在一个统一的空间环境里大小、动静和公共私密的分区。开敞的动态空间,容纳更多人流进行集体活动,开展文化娱乐交流活动。适量打造具有遮蔽功能的半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的打造应保证实现的通畅,便于观察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避免出现突发状况。还可以将儿童游乐区域与老年人的休憩空间相结合,促进空间的老幼共用便于社区老年人照顾小孩。
      关注空间细节的处理。如场地存在高差的,应设计台阶踏步及双层扶手,同时根据空间大小,设置残疾人坡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的标识,保障使用需求 ;场地周边加增防护围栏,栏杆高度不低于110 厘米。散步道宜采用防滑防水防光反射慢跑道 ;健身设施尽量采用塑胶或悬浮颗粒板等软性材料,避免硬质铺地造成运动伤害。提供集中晾晒的空间,避免占用健身设施晾晒的状况出现等等。
      (三)提升设施适老化水平
      在微空间有机更新中,提升养老支撑功能成为当务之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增设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活动场地和休憩空间等,真正让老年人“住有所居,老有所乐”。
      结合场地大小,选择开敞平坦区域设置老年健身区域,给老年人活动筋骨。老年人步行时间和距离有限,设置休憩座椅供其使用,增加他们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增加空间停留的可能性。座椅的高度、材料、布局都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性,尽量使用长椅方便聊天和放置东西。结合景观或广场形成休息区,设置遮阳避雨设施,提供天气不适时户外活动的可行性,保证空间使用的全面性。
      老年人活动的室外场地宜种植阔叶、落叶乔木,提供适当的遮荫场地,逐步提升小区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结合地方文化历史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能够传承文脉精神的景观,通过赋予空间不同的文化意义满足老年人怀旧心理的需求,从而产生归家的亲切感。
      (四)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文化基因是老旧小区的灵魂。老旧小区居住着世代相传的居民,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一些旧住宅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居住生存环境特征,而且还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散落了不少历史碎片,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价值。很多老街巷、老地名都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留住这些文化基因,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旧小区改造应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尽量保持环境的历史延续性和意象特征,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重塑精神家园。
      微空间更新的文化内容要结合每个小区不同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进行区分。历史底蕴深厚的小区提炼有纪念意义的名人轶事,地名地牌等加以展示,给居民以归属感。一般大众化小区宜因地制宜,以日常生活场景、道德法治宣传等为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城隍庙整体的设计风格比较古色古香,为此设计了一套二十四节气的墙绘,使用一些比较中式的宣传栏和装饰小品。而对于黄山新村等现代住区,则选择了一些色调和设计更加现代的内容。
五、结语
      做好微空间改造是提升社区品质的最直观体现。对于微空间更新,我们要从宏大叙事转移到微观表达。只有倾听民意民生,细化空间布局,挖掘历史文化,才能让改造成果温暖民心, 彰显特色。当然,老旧小区的微空间更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物质空间的改造,还涉及资金、管理以及维护等多个领域。因此,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
[1]姚梓阳·人人共享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小维空间更新策略.201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2]杨心蔚,邓宇·既有老旧社区适老化问题与改造对策初探- 以深圳园岭新村为例.201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
[3]熊伟·住区规划中的适老化设计对策[J], 规划师,2012(S1):89-92
[4]许进,王向荣等·中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规划设计.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

(作者 :王荣飞为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董事长 ;何辉鹏为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总经理; 许进为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交通规划院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