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镇江的冼星海——汪秋逸

镇江的冼星海——汪秋逸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9-13      阅读数:
镇江的冼星海——汪秋逸

沈伯素

  【摘 要】 汪秋逸( 1907—1994),一生从事中学和师范学校音乐教学,长期担任镇江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创作了150余首风格独特、广为传唱的歌曲,是公认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从抗日战争初期就从事音乐创作,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江南三曲”是他的代表作,受到音乐界的广泛赞扬,一直流传全国。今天,在评介他和他对音乐事业的贡献时,难免想到另一位他最最仰慕的著名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汪秋逸于1937年在郑州有幸结识了他,二人不仅年岁相当,而且曾同台宣传抗日,又都是创作革命抒情歌曲的高手,当时汪就得到了冼星海的赞扬。因此,我们把“镇江的冼星海”这一称呼赠送给已故去二十多年的汪秋逸先生,以表达镇江人民对他的怀念。

抗战歌曲 蜚声全国

  汪秋逸蜚声全国,因为他创作的一系列抗战名歌,早就在全国许多地方流传。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当时在郑州任教的汪秋逸,从《申报》上读到一首题为《我摘下一片秋叶》的短诗,深受感动和启发,很快将这首诗谱写成一支抗战抒情歌曲。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支歌像长了翅膀,很快从课堂传到校外,传到郑州社会,传到大江南北,唱之令人心酸,听之催人奋进,对宣传和推动全面抗战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汪先生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他1939—1942年在贵州任教的四年。1939年,他在毕节师范学校担任音乐教员时,与时任教导主任的杨友群先生共创了《毕节师范学校校歌》:“毕节的土地连锁川滇,毕节的民风诚朴勇敢。我们毕师的同学,一个个要做顶天立地的英雄汉……”这首校歌以高亢的旋律表达了毕师师生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革命精神。当年11月24日,在毕师建校一周年之际,他组建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个合唱团,排演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其中就有毕师校歌。这首校歌在毕节传唱开来,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毕节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后来,他和杨友群二人又有《淡淡江南月》问世,并发表在全国著名音乐刊物《新音乐》杂志上。
  “淡淡江南月/照微波荡漾/绿柳依依/溶溶江南月/像娇嗔的爱人/紧锁双眉/啊!/祖国,我的母亲……/我们抵抗!抵抗!抵抗/抵抗强暴的欺凌……”这是一首以四三节拍为主的三段体抒情独唱歌曲。作者开头先以五小节行板速度的前奏造成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然后缠绵柔美的旋律舒展而出,缥缥缈缈,时起时伏,蕴藉秀雅。
  这首抗战抒情歌曲连同稍后他们在遵义创作的《夜夜梦江南》和《烟雨漫江南》合称“江南三曲”。三曲珠联璧合,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既有古诗词的底蕴,又充满时代的气息,是诗与曲的完美结合。因其曲调优美,充满激情,迅速广为传唱于大后方的川、滇、黔、桂,对当时国统区的抗日歌咏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至今仍在宝岛台湾常唱不衰;据扬州一位研究者所知,有个家在江西南昌的去台老兵,每当想起学生时代唱的《淡淡江南月》,就想起大陆,想起家乡,想起亲人,以致午夜梦回,辗转难眠。音乐家钟立民说,年轻时,因抗战爆发,过着流亡生活,歌唱便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然而最爱唱的却是汪秋逸与杨友群合作的“江南三曲”。《金陵春梦》作者香港的唐人,也在他的作品描写女主人公在海边赏月时,吟唱《淡淡江南月》抒发心情。台湾远景唱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歌与名曲》、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的《民族战歌与抗战歌曲一百二十首》,均收有“江南三曲”,近年又被《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提纲》列入。直至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出版集团人民音乐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历史的回声”音乐会上,女歌唱家吕薇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独唱了这首《淡淡江南月》。可见,出自汪先生之手的这首好歌,其生命力是无限的。
  在抗战期间,汪秋逸还创作了《胜利的明天》《血海仇》《血的礼赞》《先有绿叶后有花》《马鞍山之歌》《看那东亚的巨人》等几十首抗战爱国歌曲,一些歌曲在群众中、在抗战的大后方广为流传。
  对于汪秋逸抗战期间创作的歌曲,音乐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他“开抗战抒情歌曲之先河”。前中国音协前秘书长张非说,抗战时期,汪秋逸所谱歌曲,“抒发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为民族求解放、为国家求生存的爱国热情,和对于沦陷敌手的江南故乡的深切思念……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留下鲜明的足迹。”中国音协前副主席李凌称赞汪秋逸“音乐优美、流畅、秀雅、隽永,颇堪咀嚼,是一位抒情歌曲高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前主席傅庚辰在《中国艺术报·中国音乐》版上发表文章,评价汪秋逸的音乐创作说:《我摘下一片秋叶》“不仅在政治上宣传抗日,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开创了汪秋逸‘战时抒情曲’的先河。此后的‘江南三曲’等一系列作品,在许多优秀的抗战歌曲作家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高尚情怀 爱国立身

  汪秋逸早在1933年在郑州扶轮中学任教时,就开始爱国歌曲的创作。郑州是抗战歌咏活动蓬勃开展的地方,扶轮中学又是郑州爱国歌声最响亮的地方,他创作的第一首歌就是《郑州扶轮中学校歌》,作词是该校老师杨心南。这首铁路学校的歌曲紧扣学校的特点:“起来啊,千万的推轮者,扶着历史的车轮前进!”歌曲的结构紧凑,音调铿锵、豪迈,受到全校师生的热情喜爱。七八十年过去了,现在该校还在唱。这首歌是汪秋逸的处女作,从此开辟了他边教学边创作的道路。
  1937年9月27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贺绿汀所在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来郑州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冼星海亲自教唱《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歌曲。1955年,汪秋逸在《人民音乐》上发表《光辉的一页》的文章,回忆这段历史,说:“在我们郑州扶中,救亡演剧队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爱国种子,也正是在救亡歌曲的感召下,我有幸也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
汪秋逸是一位热诚的爱国者,他不仅曾经在郑州积极协助和配合冼星海、贺绿汀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也对人民音乐家的革命情怀特别崇敬。1985年,他发表在《人民音乐(8)》的文章中称:“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冼星海创作的歌曲《热血》开始的这两个乐句,每个音符都好似火山的岩浆在内心里搅动,给我以启迪,给我以鼓舞……冼星海的名字,从此就扎根在心里。
  正如冼星海、贺绿汀的爱国情怀,汪秋逸的音乐创作主题鲜明,贯穿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思。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渗透在他的人生之路和他的100多首作品中,仅抗战时期他就写了《胜利的明天》《血海仇》等几十首独唱、合唱、二重唱等多种形式的爱国歌曲,一些歌曲在大后方群众中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以后,汪秋逸仍然始终坚持音乐创作。1950年抗美援朝刚刚开始,他就谱曲《抗美援朝》(赵波隐词)。这是一首当时最早的抗美援朝歌曲,在镇江当地和江南一带广为传唱,大批青年学生在抗美援朝的热潮中高唱此曲,走进军营。他非常珍视此歌,认为这是他在新中国新的教学中谱写的第一首声乐教材。直到他80岁之前,先后又写出50多首,如《枣红袄》《咏梅》《江河大地》《党啊,我的母亲》《太阳·春风·党》《写在鲜红的党旗上》《为了热爱的祖国》《望月》《江南新曲》等,曲曲赞美新中国,歌颂新生活,表现了对祖国、人民和党的热爱,对毛主席、周总理的敬仰的心情。
  汪秋逸的爱国情怀也总不自禁地适时从他的行动上表现出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就毅然送小儿子参加了抗美援朝斗争,同时写出歌曲《抗美援朝》。他在《我爱唱的几首歌》这篇文章中说:“新中国诞生翻开了我新生活的一页,作为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写道:在那十年动乱的年代,“万马齐喑,但我还是要唱,唱起我谱写的悼念亿万人民所爱戴的周总理的一支合唱《江河大地》的歌。”
  充满爱国情怀的人士,总会流芳于世。汪秋逸的两位贵州籍学生著文回忆他,文章的标题这样写道:“开花本不为争春,暗香随风却自来。”

毕生教育 淡泊人生

  汪秋逸1907年3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2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以后就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他曾多次说:“我主要是从事音乐教育,作曲是业余。”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但毕其一生,他的确是把主要精力献给了音乐教学事业。
  “七七”事变后,日寇对郑州狂轰滥炸,他在郑州铁路系统的扶轮中学任教的工作难以为继,随即携家带口过起了流亡生活。自1938—1949年,起初到四川重庆,任教于南岸广益中学;不久,应旧友杨心南之邀去贵州,先后执教于赤水中学、毕节师范;未及一年,又辗转到遵义师范、贵阳师范、马鞍山国立第十四中学、重庆师范学院、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附小等多所中小学校,再后来就在镇江师范任教。他的一生,一直工作在音乐教育的岗位上。
  汪先生除了音乐教学和创作,还担任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培训音乐活动骨干的一些任务。在遵义工作阶段,就把当时流行的抗战歌曲和自己谱写的歌曲一起刻印,在校园内外广为散发和教唱,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大潮中,对当时遵义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抗战歌咏宣传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中国诞生后,汪先生青春焕发,用新的创造热情讴歌伟大的祖国和崭新的时代。
  汪秋逸的一生是淡泊的人生,尽管他创造了灿烂的音乐业绩,驰名全国,但他一直不事张扬,在晚年著文回顾时,说自己“走过人生旅途中崎岖不平的路”,多年“过着国破家亡的流亡生活”,作出的成绩“不过是音乐艺术大海里所闪现的一朵已寂灭的浪花”。1956年,在他被选为镇江市人民代表的大会上,全场学生掌声雷动,其时的他以虔诚的态度,包含着泪水向鼓掌的大家鞠了一躬,说:“我将永远是人民的儿子。”长期与他紧密接触的他的高足谢正恭在回忆他时,说他“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汪老的生活很简朴”。他自费订阅有多种报刊,还不断收集了许多书籍和资料,勤奋阅读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他曾说过:“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汪老的这种胸怀让人听了肃然起敬。

情洒故乡 贡献镇江

  汪秋逸同时是一位热爱故乡、贡献故乡的一代乡贤。他的歌曲创作,离不开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一背景,他在谈到这一背景时说:“怀着国破家亡的悲痛心情,度着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我常想到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诗句,正是我们逃亡者当时心境的写照。写这几首歌就是表露对江南故乡的热爱与怀念。”后来,每当有人提到或唱起他谱写的这些歌曲,他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平静。
  他出生在扬州,一生中主要岁月工作在镇江。他常说:“镇江是我第二故乡”。他青年时代曾流落全国各地,却时时怀念着自己的故乡。1982年,在他古稀之年时仍充满激情,写出了《思悠悠,水悠悠》思乡歌曲一首,歌中唱道:“思悠悠,水悠悠,小船送我到扬州。少年的梦境依然在,瘦西湖上荡轻舟。……”抒发了他对阔别半个世纪之久的“二分明月是扬州”的故土乡情。
  全国解放以后,汪秋逸一直在镇江师范工作,他在镇江度过的时日达40年之久,远远超过了他在出生地扬州生活的时间,他对镇江市的教育事业和音乐事业付出了二十三年的辛勤劳动,为镇江培养了难以数计的教育战线的音乐教师,给镇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遗产。1972年退休以后,也只是在最后几年才迁居南京棲霞,随子女生活。他把在镇江创作的有些歌曲称为“大江之歌”,这些歌曲被市电台录了音。他在《我最爱唱的几首歌》一文中说:“唱起怀念生活了四十年的第二故乡,那三山一水的港城镇江的《大江之歌》,听到市电台录下的我所谱写的这些歌声,我激动得滴下了晶莹的泪珠。”这充分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
  全国解放后,汪秋逸先生在镇江师范教授音乐的那些日子里,谱写了很多优秀的歌曲教给即将走上社会担任教师的他的学生。为配合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创作了歌颂祖国的《为了亲爱的祖国》、歌颂党的《太阳·春风·党》;为提高师范学生当教师的荣誉感,他创作了歌颂教师的《老师,我永远感谢你》;1949年镇江解放时英勇驾船迎接解放军渡江的劳动模范夏阿毛深受群众敬爱,他创作了歌颂劳模的歌曲《夏阿毛》;为表达对翻身农民的支持,他创作了同情贫苦农民的《王大有》。这些歌曲首先在校中唱响,然后很快就传到校外在社会上传唱。他的歌曲创作都紧密结合了时局的发展,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曲曲都是激励学生积极求进,鼓励群众热心报国的好教材。
  他的一生从事音乐教育,可谓桃李满天下。第四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张非同志、镇师毕业以后活跃在辽东学院的音乐教授谢正恭等,都是他的高足。笔者也曾从师于他,亲自领受过他的教导。上他的音乐课,都是用他自己编印的教材,他甚至亲自刻钢板印讲义发给同学。他始终保持了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深受其他教师的尊敬和学生们的崇仰。笔者算不上他的高足弟子,但在经过他的教诲、进入军校以后,曾经本着从他那里获得的音乐素养,一度在部队承担教唱歌曲和指挥唱歌的任务,成为军校学员中的文娱骨干。
  汪秋逸一直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音协理事;并曾被选为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音协主席、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1994年4月逝世,享年88岁。今天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是,我们在建设和保护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努力中,当历数镇江历代名人时,不会忘记这位堪称“镇江的冼星海”的教育家、音乐家。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