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清代奇才汤展文生平和传说考略

清代奇才汤展文生平和传说考略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6-02      阅读数:
清代奇才汤展文生平和传说考略
殷显春
      镇江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丹阳汤展文传说”跟其他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主人公汤展文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丹阳民间,汤展文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看来,他们正是听着汤展文的故事长大的。
      汤展文到底是何许人也?据资料考证,汤展文确有其人,他主要生活在距今300 多年的清代康熙年间。他是一名秀才,在去世那年考中了举人,一生著述丰富,是有名的才子。在丹阳民间,有关汤展文的传说很多,百姓对其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本文力求通过民间传说和文献史料,揭开蒙在汤展文传说故事上的神秘面纱。
(一)
      从民间传说来看,汤展文的故事流传甚广,“版本”诸多,大体分正面人物形象和反面人物形象。
      汤展文的正面形象主要表现为 :
      一、睿智聪慧者
      《安装“圣旨”》故事, 说的是有个小孩放风筝时不慎把牌坊上的“圣旨”拖倒了。小孩家的仇人便上报朝廷,说这孩子有意侮辱皇上,要将他家满门抄斩。很快,朝廷指派钦差大臣就地调查。汤展文有心搭救这被冤屈的人家,便当着群众的面对钦差说 :“依我看这榫头有大小,不见得是这牌坊上的,不信可拿上去试试看。”钦差大臣便叫左右装上去试试看。往上一装,不大不小刚合适。汤展文劈口说道 :“好了,不许动了!如果谁敢再拿下来,谁就犯欺君之罪!”钦差大臣见势不妙,也就顺水推舟,拂袖而去了。汤展文凭着他的机智维护正义,巧妙地救了一户老百姓的性命。
      二、为民请命者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年出版的《梅子与丁郎》讲述了汤展文《诗救天宁寺》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常州府天宁寺的当家和尚特从常州赶来丹阳,告诉汤展文,常州富绅董员外仗势强占天宁寺庙前一块地,寺庙花银万两,打了三年官司也赢不了。无奈之下,听说汤展文足智多谋,特意来丹阳找汤展文帮忙。汤展文听完后哈哈一笑,让和尚买来四张大红纸,挥笔写了四张相同的一首诗:“庙前一块地 ,代代护皇帝,员外要强占,不知是何意。”并告诉和尚,将四张纸分别贴在常州东南西北城门口。和尚当即赶回常州,第二天清早将四张红纸张贴四门。这下可轰动了常州城,人们纷纷责斥董员外强占佛门福地,要与皇帝争高低,大有犯上作乱之谋。这可把董员外吓得屁滚尿流,急忙去找天宁寺当家和尚,除了归还庙地一角,还赔偿天宁寺所花银两二万。汤展文一首诗发挥了奇特的作用。
      三、惩恶扬善者
      相传,丹阳西门外有个老实农户叫李实,他家有一部上代传下来的水车。农忙季节,左邻右舍都受益匪浅。但是,村西头仗势欺人、无恶不作的张霸想着把水车变成他张家的财产, 有一天他上门把水车借去后便再也不还。过了很久, 李实不得不上门索取, 张霸翻脸不认人,还扬言道 :“车主是张霸,而不是你李实,你去告我吧……”这件事传到了汤展文耳里, 他决定治治这个恶霸, 于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水车前做了一番手脚,然后让李实去县衙告状。李实于是底气十足地击鼓喊冤,把借水车一事从头至尾讲述一遍,要求县老爷主持公道,物归原主。张霸当堂奸笑道 :“水车是我张家祖传,以前是借他用的,现在是物归原主。试问李实,你有什么证据说水车是你李实的,你有证人吗?”李实来到水车前,爬上水车,打开扶手轴盖,拿出一张纸。县老爷展开纸一看,“此水车李×× 购于× 年× 月× 日”。县老爷看完只得宣判张霸罚银十两,水车物归原主。
      四、才高八斗者
      在丹阳民间,汤展文是一代才子的传说也有很多。在一些地方,人们把汤展文看作是读书人的象征,如夸奖某人是读书人就说“像汤展文似的”。在云阳街道汤甲村,有则汤展文会吕洞宾的传说,说的是有一次吕洞宾在南门大桥上化装成叫花子,把白米衔在嘴里,旁边放一只夜壶, 老百姓以为白米是蛆,一看就远离开了。汤展文走到那,看出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他晓得吕洞宾是仙人。夜壶是口,嘴也是口,汤展文猜出是“吕”字,但是当时太激动,不曾说是大仙,只说“吕、吕、吕……”吕洞宾就不曾封他状元,说“你只可以是状、状、状……”因此,汤展文后来只能写状子,给人打抱不平,没能考上状元。“有状元之才而无状元之福。”这个故事似乎把汤展文神化了,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老百姓对汤展文才学的肯定。
      负面传说中的汤展文形象 :
      有关汤展文反面人物形象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流传也非常广泛,主要讲汤展文心胸狭窄,道德败坏,专门搞恶作剧捉弄报复人。
      在这类传说中,主要是讲述汤展文坏名声在外,某些人在背后议论时恰巧被汤展文听见,于是汤展文正好实施打击报复,让这些人吃上苦头。有一则故事说,有个瞎子私下说汤展文坏话,汤展文听见后,假装搀扶瞎子,半途却使坏把瞎子领进了粪坑。
      还有故事说,汤展文看到一位老头挑着一担粪桶路过一座桥边歇,便假装好心上前帮老人扛过一桶粪,然后便扬长而去,让老人叫苦不迭。更有传说说汤展文嫌弃结发夫人长得不好看,有一回趁老婆弯身到酒缸内舀酒时,把老婆推进酒缸内呛死,然后又娶了小姨子为妻。
      民间传说正因为汤展文坏事做得太多,所以死得也很“特别”。有一则传说,说汤展文到野外去上露天茅坑,由于脱肛,有条狗把它当作刚排出的大便,一口把汤展文的大肠给拽了出来,汤展文被活活痛死。还有一则传说与此类似,同样是在野外上茅坑,这个版本的传说则说汤展文是被野狗咬碎了睾丸而痛死。而据史料记载,汤展文是在63 岁考中举人那年赴北京考进士途中病死客栈中的。显然,传说中的汤展文之死带有明显的丑化汤展文色彩。
(二)
      那么,民间褒贬不一,历史上的汤展文到底如何呢?是否真的如前所说的是心胸狭窄, 道德败坏,专门搞恶作剧捉弄报复人呢?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史料记载,汤展文是位正面人物。光绪版《丹阳县志》和民国版《丹阳县续志》虽然记载了汤展文的才学,但过于简单,未能见其全貌。真正全面记载汤展文生平事迹的是晚年定居镇江城区的丹阳籍著名史学家唐邦治(1875—1953),他撰写的《孝廉汤君展文传》,对汤展文的生平作了详细阐述,对汤展文予以高度评价。2005 年,丹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编纂《奇才汤展文》一书过程中,有关汤展文的史料被发掘出来。其中1948 年出版的《镇、丹、金、溧、扬联合月刊》刊载《狱中上杨大宗师书》,该文由汤展文亲自撰写,长达12000 余字,是研究汤展文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另外,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汤展文著作《史记半解》(清代康熙年间刊印)和《曲阿诗综》、《曲阿词综》(清代道光年间刊印)这两本书中也包含了有关汤展文的许多原始资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真正的汤展文。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证,历史上的汤展文是这样一个人。
      首先,汤展文是位学者型的文人,天资聪颖,博学多才,著作丰富。
      汤展文(1661—1724),名谐,初名大成,字展文,号怀村。汤展文自幼好学,天资聪颖,6 岁就读,读书过目不忘,11 岁参加丹阳县试,考中第一名,受到丹阳县令周绅的赞许。从此,汤展文“神童”的美称传遍丹阳。虽然由于父母早逝和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性,他到近40 岁才考取秀才,到63 岁去世那年才考中举人,但是汤展文才学之深,著作之丰富远非一般读书人所能企及。
      据资料记载,汤展文共有《练湖歌叙录》《史记半解》《左史蒙求》《孟子论文》《约矩录》《豫游草》《怀村制义》等7 部著作。另外,《曲阿诗综》《曲阿词综》中也收录了汤展文的《书怀》等9 首作品,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汤展文也是一位工于诗词的诗人。
      《练湖歌叙录》是汤展文出狱后编写的一部文集,主要汇集清朝康熙年间有关湖事的官署案卷,编为《练湖歌叙录》十卷。此后经过邵庚南、马亮甫、孙国钧等人的努力,不断得到续编。民国6 年(1917 年),《练湖歌叙录》及其所有续编一并修订再版,由上海振华公司印行。至此,由汤展文开创的《练湖歌叙录》得到传承发扬,这是关于练湖历史档案的汇编,为丹阳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汤展文从小就非常喜欢读《史记》,对历史研究下过很深的工夫,后人称其古文与司马迁神似,与西江李穆堂齐名。四十年来,汤展文广泛搜集前人对《史记》的评注,对《史记》130 篇著作的68 篇进行注解,定名为《史记半解》。中年蒙冤入狱又出狱后,汤展文在镇江同窗好友殷仕贻等人的帮助下于康熙54 年(1615 年)刊印出版。《史记半解》言论精辟老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至今,研讨历史的专家学者们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常常引用汤展文《史记半解》的论述。
      其次,汤展文好打抱不平,为民伸张正义,是位很有正义感的仁人志士。
      民间传说中就有很多有关汤展文为民请命、打抱不平的事,从《狱中上杨大宗师书》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汤展文伸张正义、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的事。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丹阳发生一起命案,死者王信侯被仇人土豪王瑞五绑缚,以棍杖殴打致死,其侄王用弼也被打成重伤。此案轰动城乡,但无人敢仗义执言,可见凶手之横暴,决不是等闲之辈。汤展文时在镇江焦山教书,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遂诉一状于镇江府,并刊刻若干张贴于镇江、丹阳遍告于人。丹阳县令迫于民愤,只好开棺验尸,随验随报。经检验, 王信侯有7 颗牙齿被打落,5 根肋骨被打断……验尸现场人山人海,人证俱明,丹阳县衙只好按律宣判王瑞五故意杀人,判处死刑。消息传开后,人心大快。
      丹阳练湖是古代五湖之一,长期以来对于调节水位、灌溉农田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朝初年,居住在练湖周围的土豪劣绅们利用练湖淤塞之机,大举侵占湖边良田。汤展文为民打抱不平,写作《复练湖论》数篇。该文触及了土豪劣绅的利益,汤展文因此受到了他们的忌恨, 汤展文后来被捕入狱与此有关。出狱后,汤展文不畏强暴,继续为练湖之事积极奔走,又编写了《练湖歌叙录》一书。
(三)
      既然历史上的汤展文是正面人物,那么为何民间将一些反面事例加到他身上呢?
      笔者在云阳街道汤甲村采访时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由于汤展文一心为老百姓打抱不平, 所以尽管老百姓拥护他,但是当权者并不喜欢他,汤甲村民传说,汤展文最终被族长逐出了祠堂,没有资格上族谱。
      根据史料记载,汤展文为练湖之事得罪了丹阳巨蠹汤国相,为维护族人利益得罪了族中奸恶之人汤大衡,为王信侯命案得罪了镇江府猾吏徐士起。由此,汤展文也就注定遭人暗算, 命运坎坷。康熙四十六年(1707 年),徐士起与汤大衡等人相勾结,诬陷汤展文为“恶讼师”、“丹阳大侠”,昏庸的镇江府知府派人去镇江焦山逮捕在此教书的汤展文,关入丹徒县监狱。11 月,汤展文被革去秀才衣顶,杖六十,判刑一年。第二年春,汤展文在狱中向学政杨英山宗师上书伸冤,一万二千多字的长文深深打动了杨英山,杨英山最终出面平反了此冤案,汤展文这才得以脱离牢狱之灾。
      汤展文处处与官府和邪恶势力作对,得罪了一大批权贵,这些人在社会上极尽诬陷歪曲汤展文之能事,广为散布汤展文的“坏事”,由此汤展文形象受损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另一方面看,汤展文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他的事迹、著作几百年来广为流传,民间家喻户晓,久而久之,汤展文成了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事迹在民间不断地被口头流传,又被人为地加工修改,甚至“移花接木”,所以,民间流传的汤展文故事早已非“原汁原味”,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后,汤展文便成了褒贬不一的人物。
(四)
      一个历史上并没有过一官半职的老百姓,一位在旧时代知识分子中并不是最著名的平常读书人,他的故事居然在民间流传了300 年。汤展文传说不但在丹阳广为流传,甚至传到了镇江、常州乃至苏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了发掘整理和抢救汤展文传说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丹阳市文艺工作者作出了许多努力。早在上世纪60 年代,丹阳县丹剧创作委员会为创作有关汤展文的剧本就编写了《汤展文故事专辑之一》,到了八、九十年代,丹阳民间文艺工作者又多次深入采风,在他们编写的《梅子与丁郎》《丹阳的传说与歌谣》中,就收录了不少汤展文的传说故事。丹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系统收集整理汤展文传说故事,共收集到70 多个汤展文传说故事,同时收集了许多历史资料,汇编整理成《奇才汤展文》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 年12 月8 日, 汤展文传说被公布为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展文虽然已故去近300 年,但是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历史证明,凡是为历史作出贡献的人物,人民不会忘记他。
(作者为丹阳市剧目工作室主任、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管理科副科长,文博馆员)